
优势行业
解决方案
1. 搭建CU+EU的组织模式,CU主战,划分经营责任田;EU主建,搭建技术资源池
CU是企业的作战单元,具备所在经营责任田的经营指挥权,承担经营责任和经营目标,进行市场和技术资源的整合,维持企业与客户间的紧密关系。CU基于具体的市场场景(例如客户群体、产品/业务类别、市场区域)划分,CU长就是小CEO,通过CU落实经营责任与目标到一线团队,激发前线人才经营动力,同时带来创新的重要推动力。
EU是能力建设服务团队,着重是“赋能”,是围绕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建立的集中复用的技术资源池,主要进行满足客户需求的共性核心技术创新,进行高效专业的技术服务,人员可基于需求进入CU进行贴近进行销售支撑服务,参与客户服务专项项目,一方面获取客户需求信息促进创新,另一方面保障技术创新满足客户需求。
2.构建三元薪酬模式,岗位工资“重保障”、绩效工资“向后看”、激励薪酬“向前看”的薪酬模式
组织层面,借助“创享”激励,分享外部经营成果。按照产品线组建经营单元,划分组织功能,共同从经营指标中分享收益,建立销售与研发联动激励模式:一方面,引导研发人员关注外部市场需求,提升产品力;另一方面,研发人员可获得产品上市后的递延收益,吸引、保留关键人才。不同的业务发展阶段,应匹配针对性的激励机制。基石业务作为主要利润来源,发展重点在于降本增效,可采用超额利润分享激励;孵化期业务处于探索阶段,需要紧抓市场机会,鼓励内部创新,可采用“持股跟投+利益分享”的方式,导向产品快速孵化。
个人层面,第三元激励薪酬实现分配与职级脱钩,关联个人实际角色价值贡献。通过角色管理与激励薪酬的联动,破解现有体系下的僵化与局限。在三元薪酬体系下,人员的岗位与绩效工资依据职级发放,激励薪酬可配合两类角色化管理设置。一是管理者的角色化管理,其激励薪酬基于特定场景下的角色价值确定;二是员工角色化管理,其激励薪酬基于在项目、产品、能力建设方面的角色贡献决定,极大提升人员主观能动性,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双赢。同时,不同角色层级可设置重叠的奖金分配区间,一定程度上拉开不同贡献度员工的奖金差距。
3.设计差异化的科研评价与考核机制,针对基础研究类科技人才、应用研究及技术开发类科技人才、技能操作类科技人才,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重视科技成果的原创价值和经营价值
4、建立人才流动循环机制,拓宽人才生态流转途径,多渠道吸引潜力拔尖人才,提高人才使用效率
建立双向交流机制,依托联合实验室、共建实体、技术合作等方式,拓展借聘、挂职、联合项目组等多种渠道方式,建立与高校、科研机构、政府机构等全球“朋友圈”等生态伙伴之间的人才交流机制。
建立精准高效的人才选拔机制,针对校招人才,选拔圈定拔尖学生,建立企业“校园大使”,持续紧密的保持与在校学生的沟通联络,扩大企业人才品牌形象,建立校园招聘的Special Offer机制;针对社招人才,建立招聘“绿色通道”,畅通引才通道,高效引才,同时可实施柔性灵活的人才双聘模式,灵活引才。
建立内部人才循环机制,打破部门边界,推动人才内部流动,激活知识沉淀、专业沉淀、人才沉淀,强制一定比例“两端”(绩优与绩差)人才流转,调动后首次绩效达标的员工,对调出部所提供一定奖励。
5、建立中长期激励机制,效益共创,收益共享,风险共担
中长期激励最主要的特点是“共创共享共担”,“增值”激励强调现在的价值共创,未来的共享共担;“反哺”激励强调与其他职能人员共创市场业绩,共享共担。中长期激励一般可分为股权型激励、现金型激励和创新型激励三类。股权型激励主要包括股票增值权、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等,现金型激励主要包括任期激励收入、岗位分红、项目分红、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激励、利润分享等,创新型激励主要包括项目跟投、合伙人机制等。
如果您对本产品感兴趣,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会有专门的顾问联系您。
©1998-2021 版权所有 北京佐佑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40821号-3 E-mail: shichangbu@zuoyou.com 网站建设: 中企动力 北京
©1998-2021 版权所有 北京佐佑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40821号-3 网站建设: 中企动力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