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出版物
日本民族强烈的危机意识充分体现在日本企业的管理中。在“失去的二十年”里,出现了破产的金融机构无法再向企业提供贷款的现象,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在危机意识之下,日本企业认为他们随时可能面临危机,“应对危机的必需品就是一笔救急的‘闲置资金’,而钱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才安心,宁愿让钱躺在几乎零利息的银行账户里”[8]。
日本企业的现金流可以说是“富可敌国”。根据彭博社(Bloomberg)在19年9月的报道,日本上市企业当前囤积现金总量达到506.4万亿日元,约4.8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且是2013年3月时的3倍[9]。这一数字放进2019年世界各国GDP排行榜可以进入前十。
每年都有日本媒体都会根据现金流对日本企业进行“最富有企业排名”。2019年底,日本《东洋经济》统计了约3700家日本上市公司最新年末决算财报中的现金流量净额,前几年被很多人唱衰的电子巨头索尼在2019年蝉联日本企业现金流净额排行榜第一,达1.43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930亿元)[10]。榜单中,信越化学、发那科、京瓷、斯巴鲁等企业均位列前十。现金在手,索尼计划加大图像传感器等半导体事业的设备投资,同时将再2021年在长崎县投资1000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65亿元)建设新工厂并开始运营。
对于我国而言,高杠杆、急速扩张等经营模式导致现金流断裂的上市公司在过去并不少见,近年来也在逐步改善。2018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全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5万亿元(约0.47万亿美元),增长率由负转正[11]。2018下半年以来,A股非金融企业中经营现金流带来自由现金流的明显改善,同时从他们的融资情况来看,筹资现金流净额在2018年下半年后持续下降,2019年6月首次转为负数。由此看来,企业正在加速偿债[12]。
正常时期经营风险相对可控,但近期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现金流成为我国大量企业的生死线。疫情集中爆发期2月份,清华、北大发布了对995家中小企业的联合调研,其中34%的企业现金流只能维持1个月的经营,能维持6个月及以上的企业仅占9.96%[13]。大企业也未能幸免,正在持续走高的餐饮龙头之一西贝莜面村公开了自己的艰难处境:如果疫情得不到及时控制,现金流将只能支付3个月的人工成本费[14]。
健康的现金流、适度的财务杠杆是日本百年企业众多、抵御危机的能力较强的原因之一,部分过度储蓄的企业在存在一定资源浪费的嫌疑,但是总体看来充足的现金流一方面让日本企业拥有足够的资本支撑日常经营活动、高端研发、业务扩张等,同时也是对经济全球化下黑天鹅事件的防范,一旦再次出现全球性的经济不景气,充裕的现金流给了日本企业一定的缓冲,帮助他们穿越经济周期,或者趁机兼并收购,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这次的新冠疫情,也让中国企业进一步感受到了现金流的重要性,或许将成为促进我国企业优化经营模式、加强风险管理的契机。
结语:思考中国企业的未来
日本企业在经济停滞时期仍可以在全球保持较高的利润和突出的竞争优势,体现了他们在存量市场和全球化经济下的竞争经验。反观中国,相比精细化生产、高效和创新等概念,中国企业过去一段时间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来自庞大的市场拉动,借势国家的腾飞创造了企业高速增长的神话,客户关系也更多偏向挖掘新机会、新市场,造成了许多企业高速烧钱、高风险投资和经营的路径依赖。
不久的将来,中国经济也将迈入中低速增长的常态,对中国企业来说,原有的经营和增长模式遭遇巨大的挑战,全球化也对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日本企业不管是稳健发展的经营理念、伙伴式的客户关系,还是持续创新的发展方式、全球化的扩张途径等,都是中国企业未来在存量市场中厮杀时,值得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998-2021 版权所有 北京佐佑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40821号-3 E-mail: shichangbu@zuoyou.com 网站建设: 中企动力 北京
©1998-2021 版权所有 北京佐佑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40821号-3 网站建设: 中企动力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