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出版物
标签
03
从“威权式英雄主义”到“群体企业家意识”
50、60年代的企业家,成长于资源长期匮乏的时代,他们创业总带着极力摆脱束缚、出人头地的初衷。创业的环境条件和现在相比,不啻于云泥之别,因此敢创业的大都有闯王精神。这就不难理解他们大多性格强势,处事雷利,具有鲜明的“以我为主、以我为王”个人英雄主义色彩。企业发展和成功最终都围绕着企业家一个人的“英明神武”,他们就是公司惟一的权威。
反观时下年轻创业者们,他们看着安徒生童话、日本热血漫画、好莱坞电影长大,有着更加融合、普世的价值观。他们认识到财富的创造不再依赖于对资源占有,更多在于知识型人才的获取;企业的成功不再依附于创业者本人的能力,而更多是内外部伙伴的取长补短;事业不再以我主导,而是在合作伙伴间长出来的,是内生的。外部利益关系者被视为真正的商业伙伴,员工也从人工成本转变为内部伙伴。因此,基于同事和同学信任关系取代了基于血缘、姻亲、权谋的关系,共识共创是他们一群人的理念。
共生时代,伙伴之间彼此都是合作关系,所有企业彼此链接互通,构成全新的商业格局。同时,人工智能替代了人、释放了人,人力资本时代真正到来。未来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主要依靠更多的链接点、更多样化的合作关系,这是群体企业家共同创造。所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通过众多的个体智慧创造更大的商业文明,这是新时代的群体企业家意识。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解释:漫威也从钢铁侠、蜘蛛侠的单打独斗,演变到了漫威宇宙的同仇敌忾。
因此,新时代的企业家也往往扎堆、群体式出现。
他听得入神,脸色却开始泛红,我抓住时机连问了几个问题:咱们的企业,有没有出去创业做得不错的?如果您退休了,有没有管理团队让您放心?公司现在的大小决策,都得您出马拍板吗?
他在笔记本飞快地写着什么,没有抬头,不置可否地说了一句:我只有不职业的职业经理人。
标签
04
从“封闭控制”到“多元开放”
在商业生态改变的同时,组织生态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今天的组织正从传统大工业、大组织、大统一的模式向着小单元、扁平化、多元化的形态持续变革。
企业理念上,从“要赢”到“共创”。在过去跑马圈地的时代,对资源的占有和垄断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战略上体现出强烈的“我要赢”。新时代企业更明白给客户创造价值才是关键,更相信市场是可以创造生长的,因此组织边界更加模糊,业务和能力的跨界成为常态,“竞合”取代“零和”是战略的关键。
组织模式上,从“严格管控”到“去中心化”。从组织上看,上一代传统企业体现出高度统一性,组织规则呈现出自上而下的强管控,强调分工、建立“责权利”分明的管理界面,表现为科层制、直线制的组织模式。而当下更强调完整的经营管理责任,划小经营单元、独立核算成为主流,组织呈现出扁平化和平台化的特点,以更加敏捷地适应外部变化。
企业关系上,从“绝对所有”到“普遍持股”。强管控的理念使得过去股权在组织内部只集中于“大佬”手中。随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成熟和观念的开放,持股制在这个时代普遍存在,无论是外部资本介入,还是内部员工持股,整体表现出股权多元化且分散的特点,这也是组织合力共创的核心体现。
这些变化,体现了拥有高学历和留学背景、崇尚技术、奉行西方管理科学的新一代企业家,对比上一代,具备真正多元的价值观及开放共享的行为模式。正是这种多元开放,造就了企业家们自我更新、自我颠覆的意识和能力,造就了今天扁平化、多元化、高效率的新组织,也造就了前所未有的商业更新速度。
这回我看清了,他又在笔记本上写的是:过于追求权责分明,类似刻舟求剑。
标签
05
从“模仿式创新”到“颠覆式创新”
“贸工技”和“技工贸”的柳倪之争尚未定论,但本质来说,过去企业家的经营概念、技术产品整体更多是借鉴、模仿和组合。通过这种理念来管理经营企业,实现快速套利,并获得成功。在那个思维滞后、技术和管理严重不成熟的时代,模仿式创新曾是主流。但面向未来,来自于新技术的挑战层出不穷。大数据、人工智能、5G这些新技术对企业究竟意味着什么?传统模仿式创新是否还能为继?
信息不对称在一定意义上被消除。有了大数据,未来我们在选择一种产品或服务时,信息获取将变得全面、快速且低成本,信息不对称性降至最小,甚至一定意义上被消除。那么,现在所有构建于信息不对称基础上的商业模式将会完全坍塌。
大数据、人工智能可以在很多领域帮助我们做出更加精确、合理的决策,传统商人、老板将不复存在,因为人工智能会比他们更精明。一些放在企业家身上非常重要的职责将被取代,同时海量信息也极大增加了企业家判断机会的难度,新时代企业家需要具备超越“买卖思维”、超越机器程式、超越数据推理的信息解读和剖析能力——“洞见”。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替代的不仅是体力工作、重复性工作、经验性工作,甚至还有部分以效率提升为核心的创新性工作。未来的创新将拥有更严格的定义,更多展现为颠覆性的技术、颠覆性的商业模式。
他很坦然、坦诚地点了点头,一字一句地说了七个字:我老了,有待后生。
标签
06
不仅是“反哺”社会,更是参与性塑造
当谈起企业家精神对时代贡献的话题时,常常离不开“公益”、“慈善”、“奉献”、“社会责任”这样的关键词,但这绝不仅仅是解决就业、捐款捐物这么简单。回头再看当年王石在512地震中的“捐款不超10万”,我们应该会有不同的感受。
百度由于魏泽西事件大伤元气,富士康由于员工连续坠楼引发大讨论,华为由于工程师辞退及赔偿事件引发全社会关注;
杜蕾斯不断通过文案与消费者加强互动,小米搭建平台吸引粉丝参与研发,各大公司公关部门位高权重;
比尔盖茨能够为促进全球卫生和教育领域平等成立世界最大的私人基金会,阿里、腾讯等大企业在此次抗击新冠疫情中展示出卓越的公益甚至社会管理功能。
新时代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与外部大众沟通已经成为常态。不仅是企业业绩与此休戚相关,也通过商业文明重塑社会文明。
1999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20世纪100名最具影响的人物,其中包括20位20世纪最具影响的企业家。这些人大多都是一个行业或领域的开创者,塑造了那个时代全新的经济模式、行为模式、价值观,构筑了新的商业文明和社会生态。
时代雕琢企业家,企业家塑造时代。时间不会停,企业、企业家、企业家精神的探索不会停。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家精神是实践的精神,它是确保一代代企业家持续用企业家正确的方式改变世界、刷新世界、塑造世界的“无形之手”。
“同意,从企业价值观大讨论开始。”他重重写下最后几个字,合上了本子,抬头郑重地看着我:“这六个标签,有点狠,有些让我不太舒服,但值得琢磨”,稍作停顿,将我面前的茶杯斟满,一抹笑容蓦地涌现,“今晚最大收获在于,对照这六个标签,我的接班团队似乎有点轮廓了。我得向他们学习”。
“薪火相传,他们得接受考验,也必须向您学习。”
二人相视而笑。窗外已是东方既白。
一代人来,一代人走。日升日落,太阳照常升起。
©1998-2021 版权所有 北京佐佑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40821号-3 E-mail: shichangbu@zuoyou.com 网站建设: 中企动力 北京
©1998-2021 版权所有 北京佐佑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40821号-3 网站建设: 中企动力 北京